“這是我在機車乘務員崗位上的最后一個春節(jié),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崗”。
1992年,他從部隊退役后到中鐵四局工作,從那時開始司機室三尺寬的操作臺就是他的工作場所,晃眼間33年,從青絲到白發(fā),他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鐵路運輸事業(yè),青春已逝,無怨無悔,他就是中鐵四局八公司朔黃運輸分處的一名火車司機張兵。
退休將至 初心彌堅
三十三年光陰似箭,三十三始終如一。張兵以恪盡職守的品質(zhì)詮釋著不變的初心,以“至公正己”的精神彰顯央企職工的責任與擔當,以“老驥伏櫪”的韌勁為年輕一代點亮了敬業(yè)、奉獻的明燈。
故鄉(xiāng)今夜思千里,霜鬢明朝又一年。這些年,張兵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,但在張師傅的悉心教導下,一批批徒弟迅速成長起來,已然成為鐵路運輸隊伍中的骨干力量。他就像一盞明燈,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新人前行的道路,以傾情傳承為鐵路運行安全保駕護航,讓這份事業(yè)在傳承中不斷發(fā)展,續(xù)寫輝煌。
守護責任 書寫擔當
“卸甲不卸責”,這短短五個字,在張師傅身上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曾經(jīng),他身披戎裝,用熱血保家衛(wèi)國,那是對國家與人民的莊重承諾;如今,穿上工裝,他毅然扎根朔黃鐵路,將這份責任延續(xù)。
2000年,朔黃鐵路涌起聯(lián)合運輸?shù)睦顺?,他決然投身到朔黃鐵路運輸專業(yè)電力機車司機的崗位。這一干,便是25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。他仿佛一顆堅韌的螺絲釘,緊緊鉚在朔黃鐵路的發(fā)展軌道上。
多年來,張師傅始終如一地保持著高度的敬業(yè)精神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他創(chuàng)造的成績,令人驚嘆不已,安全行車6100余列,累計行程高達244萬公里。這是什么概念?地球的赤道周長約4萬公里,他駕駛列車走過的路,相當于繞地球整整61圈。在這漫長的征途中,每一公里都見證著他的堅守與付出。
傾情傳承 護航未來
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注入。盡管他即將退休,且經(jīng)歷了父親病重離世的悲痛,但他對新人的培養(yǎng)卻從未有過絲毫懈怠。他常說:“鐵路機務未來,就靠這些年輕人了,我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他們?!?/p>
列車行駛過程中,張師傅會敏銳地捕捉各種細微的聲音和異常震動,然后告訴他們?nèi)绾瓮ㄟ^這些變化判斷機車的運行狀況。一次,列車行駛時發(fā)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異響,張師傅立刻警覺起來,要求學習司機進入機械間檢查處理,異響隨之消失。他轉頭說道:“聽到剛才那聲音沒?這就是制動風機2可能出現(xiàn)問題的信號,咱們干這行,耳朵得靈,得像熟悉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火車的每一個動靜。”徒弟們一臉敬佩,他接著耐心解釋:“這就需要你們平時多積累經(jīng)驗,每一次出車都是學習的機會?!?/p>
公寓宿舍、食堂餐廳、員工活動室等處所,徒弟們在休息之余都喜歡圍在張師傅身邊請教問題,他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應對突發(fā)狀況的方法,整理成一個個生動的案例,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。
春節(jié)保供 守崗不輟
新春蒞止,執(zhí)事弗懈,棄親睦之歡,佑萬戶之寧。新春佳節(jié),多數(shù)人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喜悅中,歡聲笑語回蕩在每一個角落。能源保供的重任,恰似一座巍峨的山峰,沉甸甸地壓在每一位機車乘務員的肩頭。這不僅是一份承載著使命的神圣職責,更是一份不容有失、維系著千家萬戶溫暖與光明的責任。
而張師傅,這位再有一年就即將退休的機車乘務員,卻毅然決然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。他主動選擇留下,為的是讓更多的年輕同事們能夠回家與親人團聚。他深知,年輕人們平日里也為能源保供付出諸多,春節(jié)是個闔家團圓的好時機,他希望這些年輕人能享受這份難得的溫馨。于是,他默默地登上重載列車的駕駛崗位,開啟一段又一段保障能源供應的征程。
上一條:元宵
下一條:給即將步入小學的女兒的一封信